本文转自:丽水日报炒股配资问配资
35年前,我师专毕业被分配在一个偏远乡村任教。由于地处山区,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地学生辍学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当时学校最艰巨的任务是千方百计控制辍学率,同时竭尽全力动员流生返校。每学期开学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跟着当地老教师一起翻山越岭,一家家,一趟趟,苦口婆心地去劝说那些辍学的孩子回校学习。在跟随老教师做流生工作的过程中,因为经历很艰辛,我心里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我一定要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喜欢学英语,喜欢来学校。
那时的我刚20出头,有着一腔激情,为了让孩子学得开心,准备了各种课堂活动,的确吸引了一大批孩子,很多学生从此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英语课堂为山里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小窗,同时取得了骄人的教学成绩。
三年后,我被选调进了当地集初、高中于一体的壶镇中学。夹杂在一大批管理经验丰富、个人威慑力极强的教师中,面对一群气质品性完全不同于山里娃的孩子,资历尚浅、生性温和的我想要在课堂中站住脚,保证课堂不出乱子,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每天绞尽脑汁,让课堂变着花样吸引学生。那时还没有所谓的“教学设计”,我所能想到的那些花招,在现在来看是很肤浅的,大多是感官刺激、表面热闹,但在当时的教学环境下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的课堂以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而备受学校好评和家长认可。
2001年,我被引荐到了丽水市实验学校,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市实验学校优秀教师云集,办学理念先进,教改氛围浓厚。围绕当时的课程改革,学校高层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教学理念,组织了一轮又一轮的教师培训。以生为本、合作学习、多元智能等全新理念的灌入,学校“轻负高质”这一高站位的办学目标使我这样一个乡村起步、像狗尾巴草一样土生土长的老师眼界大开。我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教学养分,如鱼得水地进行课堂实践。在省、市教研员等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我持续深入地学习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参与了命题研究,同时逐步形成了孩童视角,拥有了学生立场,开始了思维课堂的教学探索。我的专业领域不断得以拓展和深化,课堂教学开始从直觉感性走向了理论引领下的研究之路。
其间,一系列关于课堂活动设计及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设计作品获首届全国设计大赛大奖;阅读教学案例入选全国优质案例;全省范围内的展示课和专题讲座得到了众多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
工具性、人文性、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在学校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中,我一直待在教学一线,教学视野不断扩大,课堂内涵不断丰实,教育境界不断升华。我开始站在生命的高度构建自己的课堂,坚持教学设计与生活和生命链接,坚持让每一堂课都能实现师生对内在生命满足的愿望。
对学科育人价值的长期追求和对学生思维品质的着力培养,让我的课堂呈现出“干净而富有诗意,简约而不失深刻”的独特样貌。自2011年起,我连续被聘任为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委员会成员、教育部“优课”评审专家。2018年,我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同年评上正高级教师,那一年我正好50虚岁,深耕课堂第29个年头,担任班主任工作第19年。
所有荣光的背后都是一段漫长而诚实的付出,所有看得见的成功都是一种默默的坚持和笨笨的努力。入职时一个纯粹的想法,简单到只想把课上好,现实中却非一路坦途。
■ 研究课堂 享受课堂
35载教育路,我很庆幸自己没有被平庸埋没。我的从教经历如林肯名言所示,“I’m a slow walker, 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从偏远山区到城镇中学到市直学校,几十年如一日只为“把课上好”使我对课堂充满了敬畏。因为对课堂的敬畏,我会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角色、责任和使命,会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因为对课堂的敬畏,我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素养、涵养自己的性情;因为对课堂的敬畏,我总以一种激昂的生命状态走进课堂,以仪正、气清、技高、学富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从而引发学生对课堂的无限向往……
我的学生这样写道:初中是一个人思维能力蓬勃发展的阶段。我们特别喜欢思考的意义,遇事总爱追问意义。经过一番思考后又常常得出结论——没有意义,于是就对学习产生虚无感,甚至会因为怀疑人生的意义而陷入自我否定之中。这亟需有人出来引导,但是有意愿向学生讲述意义的老师不多,有能力说清楚意义、能够说服学生的老师更是凤毛麟角,所幸我们遇见了吕老师。她不抗拒这样的话题,也能巧妙地将我们往积极的方向引导。她的教学方式新颖独特,教学内容精练朴实、生动有趣,课堂氛围极佳。在她的课上不仅能学到英语学科知识,还能懂得许多人生小哲理,同学们对每一天的英语课充满着期待……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是以改变学生的现实生命为业的人。眼中只有现实的教育者,从事的必然是没有未来的教育。想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喜欢我们的学校,让学生在课堂中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在校园里体验生命的巅峰成长,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更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一双能够遥望未来的眼睛,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一种久久为功的教育定力。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研究课堂,享受课堂;扎根于课堂,成长于课堂!
而扎根炒股配资问配资,正是一株小草的庄严使命。
蜀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