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登峰 摄影报道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
9月17日清晨6点半,位于祖国大西南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天色微亮,多日的阴雨天让空气里浸透了湿润与清新,偶有几朵乌云飘过,便会落几滴雨点,倒也不用管它,因为大家知道,云过去雨就停了。这在南华是常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气候,这里孕育了大量的野生菌。
此时的县城还未苏醒,55岁的郑华东早已收拾停当,准备到附近的山上采菌子。早晨是采菌子的好时辰。
南华县被誉为“中国野生菌之乡”,境内已知野生菌1021种,其中可食用的达354种。2024年,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13833.5吨、交易额超19亿元。
下午3点,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里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这里也到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一筐筐沾着露珠和泥土的菌子被村民用背篓背到这里。有些还未到达摊位,就被买家半路拉住看菌子品相,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满意而归。也有年轻人用手机直播带货,时不时小心翼翼地拿起菌子给直播间的观众仔细端详。
晚上9点半,南华县一家菌子商铺灯火通明,61岁的李菊兰还在清洗当天收购的菌子。明天一大早,一个个装满菌子的包裹就将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李菊兰的家就在附近,每年产菌子的几个月时间她就来这里打零工,每小时有8元的收入。
一朵菌子,蛰伏在地下,一朝破土而出,被双手小心拾起,背出山林,送入市集,乘上快车,最终化作远方餐桌上一道珍馐美味。小小的菌子不仅是这座西南小城与外界对话的“鲜味名片”,更是当地人发家致富的“金疙瘩”。
9月16日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晚9点29分,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一家商户正在打包当天收购的新鲜松茸。
9月16日晚,62岁的周培彪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冷库中归置收购来的野生菌。
9月17日晚9点,商户周丽萍一边打电话联系业务,一边陪刚上二年级的女儿写作业。
9月17日早晨7点半,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菌子山,55岁的郑华东一大早进山采摘新鲜的野生菌。
9月17日中午,在南华县的一家餐馆后厨,现炒的菌子新鲜出锅。
9月16日晚,南华邮政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帮助商户打包寄递菌子。
9月17日,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两位年轻主播在市场里直播带货。
9月16日,南华县的一处集市上,附近村民将当天采摘的新鲜菌子拿到市场售卖。
蜀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