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情报局局长迈克·斯图德曼在2023年2月15日的陆海空通信和电子协会上发言,美国公众对中国问题太天真了,存在一种“中国盲点”。他觉得大家没意识到中国在慢慢蚕食国际空间,行动方式低调,不像突然冒出来的威胁那样引人注意。 中国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己是和平崛起,但其实历史记录显示,他们的做法往往很现实主义,充满了权谋算计。斯图德曼强调,美国需要加强信息传播,把中国那些违反国际规则的行为公之于众,让更多人看到真相。 他提到,中国在信息领域投入巨大,制造出一种负责任的形象,但美国得反击,通过降级情报资料,向公众展示中国在南海、台湾等问题上的真实意图。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削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让他们在台海问题上知难而退。
这不是空谈。斯图德曼从1995年就开始研究中国问题,学过汉语,在海军情报岗位干了近30年。之前在印太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担任情报主任,对中国在亚太和拉美地区的活动了如指掌。他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军力现代化速度快得惊人,陆海空三军加上战略支援部队和火箭军,形成了一个综合战力体系。 火箭军是全球最活跃的弹道导弹部队之一,太空、网络和电子战能力也融为一体。这些发展让美国警觉,但他认为中国经济面临衰退迹象,虽然第一季度GDP增长5.3%,但整体趋势显示巅峰期可能快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能在国力顶峰时对台湾动手,美国必须准备好远程导弹和岛屿游击战术,来提高中国行动的成本。 美国这种策略其实从9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候,冷战刚结束,美国就把中国列为潜在对手,通过媒体放大“中国威胁论”。西方媒体主导全球舆论,经常夸大中国军事扩张,歪曲事实,比如南海岛礁建设被说成破坏国际秩序。 但基于美国规则的秩序本身就有偏向性,中国只是维护主权。美国情报社区收集数据后,选择性发布,目的是塑造负面形象。斯图德曼的发言就是这种思路的延续,他说情报社区太保守,不愿降级资料,导致公众不了解中国在高空气球、间谍活动等方面的举动。 2023年2月那颗中国气球事件,就是一个例子。美国击落它后,媒体大肆报道,但斯图德曼觉得这只是冰山一角,应该连结到中国整体战略,展示他们如何试图重定义领空概念。
台海问题是焦点。斯图德曼反对改变“战略模糊”政策,认为明确表态美国会干预台湾,只会绑住总统的手。中国已经假设美国会插手,所以他们的军力建设针对美军。美国得用分布式部署,在多个岛礁上演练游击战,避免集中基地被一锅端。 这种战术本质上是应对中国远程打击能力的增强。美国导弹测试屡次失败,高超音速武器落后,但通过舆论施压,能让中国觉得代价太大。斯图德曼举例,中国宣传机器强大,传播选择性历史,描绘自己为和平力量,但美国必须用事实反制,曝光知识产权窃取、网络渗透等问题。这些行为价值数百亿美元,公开后能形成国际压力。 中国对这种做法当然不买账。外交部多次回应,美国是“谎言之国”,从冷战时期的“嘲鸟行动”买通媒体,到伊拉克“洗衣粉”事件,再到新疆政策的污蔑,都是通过虚假信息操纵舆论。2022年6月,外交部发布报告,列出美国对华认知中的谬误,用数据反驳。 比如,美国指责中国经济胁迫,但自己搞贸易战,征收高关税。中国经济增长稳定,2024年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1.6%,远超美国同期1.6%的年化率。 美国国内矛盾尖锐,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后,支持以色列行动引发高校抗议浪潮,从哥伦比亚大学扩散到全国,警察镇压逮捕上千人,甚至威胁动用国民警卫队。这暴露了美国舆论战的副作用,国内信息茧房被戳破,民众质疑媒体双标。
斯图德曼的逻辑有漏洞。他说中国衰落即将到来,会在巅峰期武统台湾,但事实是美国国力相对衰退,无力多线干预。俄乌冲突和巴以问题已让美国疲于应对,再加台海就力不从心。 中国对台政策一贯明确,如果岛内分裂势力或外部干涉导致分裂,就会采取必要手段捍卫主权。岛内一些势力加强反华宣传,美国提供支持,加剧紧张。但中国军力现代化不是针对扩张,而是防御需要。人民解放军调整军种结构,提升太空和电子战能力,目的是应对威胁。
美国舆论战影响不小。从90年代初开始,西方媒体占据主导,拼命抹黑中国形象。纽约时报等刊物经常发文,指中国走错路,失去美国支持。但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全球大国中增长最快,2024年上半年出口强劲。 斯图德曼退役后,继续在智库活动,2024年4月在国家亚洲研究局讨论台湾防御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建议加强远程导弹。但他的观点反映美国不安,中国崛起改变亚太格局,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威胁和舆论压制,但能力有限。经过多场冲突,美国再无力折腾。
这种策略的危害显而易见。美国对华贸易战从2018年打起,征收关税达600亿美元,但逆差没缩小,反而加剧全球供应链乱象。中国反制措施精准,对美国农产品等加税。2020年1月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但摩擦继续。 中美关系复杂,从冷战敌对到70年代接触,再到如今竞争。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第一,但按购买力平价,中国已超美国。双方经济深度互联,但美国推动脱钩,伤害自身。
斯图德曼的发言本质上是美国对华遏制的一部分。情报社区推动负面叙事,试图拖垮中国,但中国发展势头不减。2025年3月,王毅在人大记者会上说,中国外交维护和平稳定,反对霸权。 美国学者如迈克尔·舒曼2020年文章称,美国别相信中国炒作,但事实证明,中国实力稳步上升。有文章哀叹美国怎么输给中国,回看60年就知道,从技术转移到经济政策,美国早期支持中国融入全球,现在后悔。 舆论战的反噬越来越明显。美国国内抗议不止,民众对双标不满。中国疫苗在菲律宾等国被污蔑,但事实证明有效。美国国务院2024年7月报告称中国花费数十亿操纵信息,但中国反驳,这是美国自己的把戏。国务院声明指中国支持俄罗斯,但专家说这是恶人先告状。
整体看,美国这种手段短期有影响,但长期难奏效。中国坚持主权底线,台海红线不容逾越。岛内赖清德推动“谋独”,但大陆政策不变。美军分布式战略有限,专家分析会削弱持续作战能力。中国火箭军活跃,弹道导弹先进,美军中程导弹落后。
这种承认其实是美国策略的公开化,但不会让中国退缩。中国外交坚守正道,维护公平正义。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国家看清真相,反对美国霸权。80多国支持中国溯源立场,300多政党反对政治化。美国需反思,别再搞谎言帝国。
蜀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